欢迎您 客人 请先登录 | 注册 | 导航 | 搜索



神州宣教 >> 牧师教导 >> 悔改的真义
  您是本文第 2885个阅读者 上一篇 下一篇
林慈信:      悔改的真义


当今很多人传福音时非常注重正面的邀请,邀请人接受,信,得到福气,却没有强调人悔改,回转到神的面前的必须性。有些福音单张在最重要的关头时,干脆叫人只接受耶稣基督,而漏掉悔改这成份。祷告的大意是:神啊,我需要你。谢谢耶稣基督为我舍命。现在我打开心门接受你作我的救主。谢谢你赐我永生。

悔改:福音信息不可或却的部份

悔改是耶稣基督出来传道时所传递信心的一部份:天国近了,你们要悔改信福音 (马可福音1:14-15)。耶稣基督复活之后,吩咐们徒们去世界传福音,这福音的内容也绝对包括悔改 (路加福音14:44-47)。悔改不只是我们传福音时,附加的一个注脚,只是人如何回应福音的一部份。不,悔改是福音的一部份。

哥林多前书7:10清楚告诉我们,悔改(忧愁)有两种:合乎上帝心意的忧愁 (godly sorrow),和世俗的忧愁 (worldly sorrow)。两者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。世俗的忧愁结果是死亡;合乎上帝心意的忧愁,结果是得救。两者不同在哪里?

三种假的悔改

假的,“世俗的”, 假的忧愁是指什么?假悔改有几种:

第一种假的忧愁,是不以上帝的律法威标准来认罪。大概二十年前美国有一个电视广告,是推销冰淇淋的。银幕上出现一个青年女郎,刚吃完一观冰淇淋,调羹的声音“叮!”一声清楚可以听到。她说:“我感觉到内疚…可是我将来还会这样作!” (I feel guilty… but I’ll do it again!)

第二种的假忧愁,是正确第面对上帝的律法认错,我们的确犯了罪,也为自己的罪忧伤。可是,曾几何时,我们只在心灵里打滚,忧伤复忧伤,好似心上挂了一个牌子,说:“忧郁在进行,请不要骚扰”!这是很多基督徒必需面对,也是非常微妙的问题。这种的悔改,有“承认”,有“忧伤”,可是没有来到十字架的面前,来求赦免,领受赦免。结果是,心中没有喜乐,平安,赦罪的确据,活水的江河直涌到永生。C. John Miller 在他的书,Repentance for 20th Century Man (Fort Washington, PA: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),有详细的描述。

悔改若只有认罪和忏悔,而不来到十字架面前的话,等于没有悔改。这是非常恐怖的事实!

第三种假冒的悔改是离弃恶习却没有悔改。因为这不是生命完全的改变。

Watson 的分析如下:

(1) 人可以离开某些罪,却仍保留其他罪。…
(2) 人会放弃旧的罪,为要享受新的罪,…这是罪的更替。罪更换了,心却仍然未改。… 人可以从一件罪转到另一件罪,他仍旧是罪人。
(3) 人离罪可能不是来自恩典的能力,而是来自利益的考虑。他看出这罪虽然畅快,却对他有损,使他信誉有亏,或对健康不利,财产损失。这样,为了谨慎的盘算,他放弃了这罪。

真悔改

真正的离罪,是由于神的恩典的动力贯注了人心,叫罪人内心谦卑降服,然后外在也有生命的改变。

Watson认为真悔改有六个成份:

一。知罪。
二。为罪忧伤。
三。认罪。
四。以罪为耻。
五。恨罪。
六。离罪。 (The Doctrine of Repentance, chapter 3.)

十七世纪英国、北美洲教会里的小孩子都要背诵下面关于悔改的定义:

87问: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什么?

答:悔改以致得永生是神所赐的救恩 (恩典),使罪人因真觉悟自己的罪,又确知神在基督里的恩慈,就痛心懊悔,恨恶并离开自己的罪,归向神,立志竭力重新顺从。。,


附件:选《威敏斯特信仰告白》

第15章 论得生命的悔改

1. 得生命的悔改乃是一种福音的恩惠。所以凡传福音的人,不单传相信基督的道理,也应传悔改的道理。
2. 罪人藉着悔改,不单看见又觉悟到自己的罪与神的圣洁本性和公义律相违反的危险,而且也看到又觉悟到自己罪的污秽可憎;罪人既明白神在基督里向悔改之人所显的恩慈,就为自己的罪忧伤而恨自己的罪,以致转离一切罪恶归向神,又立志竭力在神所有的诫令中与他同行。
3. 悔改虽然不能算作对罪的偿还,或得赦免的主因,因为罪得赦免乃是神在基督里白白的恩典;但悔改对所有的罪人是必要的,因为没有悔改,人不能得赦免。
4. 小罪不能因其小,而不被定罪;大罪也不能因其大,而令真心悔改之人沉沦。
5. 人不应该以概括的悔改为满足;竭力为自己特殊的罪而特别悔改乃人人的本分。
6. 人人都当向神私自认罪,祈求赦免,由此,并由于离弃罪恶,他就必蒙 怜悯;所以得罪弟兄,或基督教会的人,就当藉着私自或公开的认罪并为罪忧伤,甘心向那受触犯的人表示悔改;于是那受触犯者,就当与他和好,且以爱心接待他。

2005年10月23日修订


编辑录入:     Bo
文章来源:     林慈信
录入时间:     2/16/2006 12:11:00 PM
本站文章多数来自互连网*仅供研究参考*文中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本教会立场

编 辑
*相关文章/相关评论/分页功能(待实现)